图表数据流:上海地区的共享单车数据全在这里了_北京时间

图表数据流:上海地区的共享单车数据全在这里了_北京时间

不看logo,单说品牌知名度的话,小鸣单车、小蓝单车、永安行的认知度大幅度提高,整体来看上海共享单车市场目前已经出现三个阵营,摩拜单车和ofo毫无疑问处于领先集团,小鸣单车、小蓝单车、永安行处于第二集团,其余的是第三集团,其中优拜单车...

一年前在上海,有人若骑着小黄车或者小橙车穿梭于街头的话,许多好奇的人会不禁多看两眼,内心独白往往是:哦,这就是共享单车啊。

一年后的上海,在市区的每一条但凡能行驶自行车的马路都能看见共享单车的身影,按照各个品牌地投放速度,今年上海地区共享单车数量或许就能突破百万。倘若以前物以稀为贵,大家还觉得共享单车是一道城市风景线的话,现在则会颇感厌烦的嘀咕:要西,那能嘎多。但无论如何,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上海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。即使不那么喜欢共享单车的人他自己,或者他身边总有认识的人使用过共享单车。那么今天,骑乐网就带着大家通过数据来了解共享单车在上海的一些情况。

注:以下数据不能完全反应实际情况,在有限的样本和调研范围内只做为参考展示给大家。

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上海有哪些共享单车品牌。骑乐网的编辑们经过几天的搜寻,目前主要发现摩拜单车、ofo单车、小蓝单车、小鸣单车、永安行、优拜单车、百拜单车、共佰单车等八款共享单车。其中摩拜单车与ofo单车分布最为广泛。上海是摩拜单车的起家城市,而ofo走出北京后就主要盯住上海市场,所以两家很早在上海的布局,相应的无论是从郊区还是市区,你看到最多的共享单车就是摩拜单车和ofo。其余六家共享单车主要分布于市区,郊区当中我们偶尔也会看见小鸣单车。根据我们的调查来看,分布最少的是共佰单车,只有浦东一小块区域有见到。

大部分受访者根据logo能迅速辨认摩拜单车和ofo单车,小鸣单车、小蓝单车、优拜单车的投放量虽然快速增长,但logo辨识度不高,很难有人能记住。永安行的logo很有特色,不过看不到自行车元素,有人甚至问:"买小家电的?"百拜单车和共佰单车尽管投放量不高,可logo里有品牌名称,所以不少人看到logo后表示现在认识了这两个品牌。

不看logo,单说品牌知名度的话,小鸣单车、小蓝单车、永安行的认知度大幅度提高,整体来看上海共享单车市场目前已经出现三个阵营,摩拜单车和ofo毫无疑问处于领先集团,小鸣单车、小蓝单车、永安行处于第二集团,其余的是第三集团,其中优拜单车作为上海本土品牌,依靠中路资本(永久自行车)接下来会更加深入挖掘上海市场,所以可以预见的是优拜单车会在短时间内进入第二集团。但整个第二集团是否能冲击到ofo和摩拜单车,那就要静观其变。

在特定时间和区域内,我们在上海市区四个地方进行了监测来往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。其中摩拜单车使用者最多,达到了46%,ofo紧随其后有42%的用户。其余品牌数量较少,小蓝单车占到7%,小鸣单车和永安行各有若干辆,优拜和百拜单车则没见到使用者。

之后则开始实际采访、调研使用者。

我们首选询问了使用频率,过往的行人当中36%的尚未使用共享单车。每天都使用的占到17%,他们大多是城市白领,有着固定的通勤需求,每天使用还都不止一次。出行距离大多在三公里以内,性别多以男性为主。一周多次的则混杂白领和学生,女生比例逐渐提高,他们也是以通勤需求为主。一个月若干次的占到16%,女性明显偏多。虽然这部分使用者也是当成通勤工具,可通勤目的地主要是商场、娱乐场所等,其中学生数量较多。一年若干次的则目的偏多样性,年龄层也更为丰富,许多人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潮流体验,没有特别强烈的使用需求。

去除掉不适用者,使用者年龄分布占据主导的是18至28岁的年轻人。他们可以轻松应付电子产品,相对应的则是48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只有2%,他们大多数人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机,很多人甚至不会下载手机APP,而但凡使用共享单车的中老年人已经算得上"潮流领军者。"28岁至38岁年龄段的社会中坚人士使用共享单车的也很多,占到样本总量的四分之一。这部分人使用共享单车的频率没有年轻人高,许多人家里也拥有汽车等机动车工具。

相关推荐